图文详解,钢筋工程施工工艺流程!

游览量:234   时间:2022-06-13 10:36:30

图片


一、钢筋分类

图片


按作用不同可分为:

1、受力钢筋:钢筋混凝土结构中,按结构计算,承受拉力或压力的钢筋,是所配置钢筋中的主要部分。


图片


2、架立钢筋:为满足构造上或施工上的要求而设置的定位钢筋。作用是把主要的受力钢筋(如主钢筋,箍筋等)固定在正确的位置上,并与主钢筋连成钢筋骨架,从而充分发挥各自的受力特性。


图片


3、分布钢筋:垂直于板或梁的受力方向上设置的构造钢筋。其作用是将作用于板或梁上的荷载更均匀的传给受力钢筋,同时在施工中可通过绑扎或点焊固定主钢筋的位置,并用来抵抗温度应力和混凝土收缩应力。


图片


4、构造筋:因构件的构造要求和施工安装需要配置的钢筋。架立筋和分布筋也属于构造筋。

钢筋主要规格:

HPB235   6,8,10,12

HRB335   12,14,16,18,20,22,25,28,32,36,40

HRB400   6,8,10, 12,14,16,18,20,22,25,28,32,36,40

图片


图片


图片


图片


二、钢筋进场检验

1.检验项目:

①外观检查

②出场检验报告

③ 出厂合格证

④ 机械性能试验

⑤ 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

2.钢筋的保管与存放

为了确保质量,钢筋验收合格后,还要做好保管工作,主要是防止生锈、腐蚀和混用,为此:

堆放场地要干燥,并用方木或混凝土板等作为垫件,一般保持离地20cm以上。非急用钢筋, 宜放在有棚盖的仓库内。

钢筋必须严格分类、分级,分牌号堆放,不合格钢筋另作标记分开堆放。

钢筋不要和酸、盐,油这一类的物品放在一起,要远离有害气体的地方堆放、以免腐蚀。

图片


3.钢筋的进场验收

钢筋运到工地时,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,并按品种、批号及直径分批验收,每批重量热轧钢筋不超过60 t,钢绞线为20t,验收内容包括钢筋标牌和外观检查,并按有关规定取样进行机械性能试验,钢筋的性能包括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(屈服点、抗拉强度、伸长率及冷弯指标)。

应对钢筋进行全数外观检查。检查内容包括钢筋是否平直、有无损伤,表面是否有裂纹、油污及锈蚀等,弯折过的钢筋不得敲直后作受力钢筋使用,钢筋表面不应有影响钢筋强度和锚固性能的锈蚀或污染。

4.钢筋的堆放

当钢筋运进施工现场后,必须严格按批分等级、牌号、直径、长度挂牌分别堆放,并注明数量,不得混淆。钢筋应尽量堆入仓库或料棚内。条件不具备时,应选择地势较高,土质坚实,较为平坦的露天场地存放。在仓库或场地周围挖排水沟,以利泄水。堆放时钢筋下面要加垫木,离地不宜少于200mm,以防钢筋锈蚀和污染。

钢筋成品要分工程名称和构件名称,按号码顺序存放。同一项工程与同一构件的钢筋要存放在一起,按号挂牌排列,牌上注明构件名称、部位、钢筋类型、尺寸、钢号、直径、根数,不能将几项工程的钢筋混放在一起。同时不要和产生有害气体的车间靠近,以免污染和腐蚀钢筋。


下一篇:

相关文章